中国研发海水稻种植成功 可望提高粮食供应

2016-12-17 22:20:50 评论 A+ A-

中国研发海水稻种植成功 可望提高粮食供应.jpg

湖北武汉海水稻生物技术研究院最近宣称,经过30年试验,可以在沿海潮间带和盐硷地生长的新品种水稻“海稻86“试验成功,更称平均亩产可超过150公斤。研究人员认为,这项发现有助提高粮食供应,而且此技术全球多地均适用,有“世界意义“。

中国保健协会食品安全评估专家委员李新兰表示,“海稻86“稻米与普通白米相比,氨基酸含量高出4.71倍,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。惟这种稻米虽可以在恶劣环境生长,但是口感较差,收成量亦不及淡水稻米,可能不太受农民欢迎。

海水稻今年在广东湛江、山东、吉林等地试验种植近6000亩,平均亩产超过150公斤;研究人员预计明年将增至超过1万亩。研究院指,中国盐硷地总面积约15亿亩,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。若按目前的产量150公斤计算,每年可额外供应300亿公斤粮食。

据研究人员表示,“海稻86“具有抗盐硷、耐浸等特点,而且不需施肥、可抗病虫。海稻米脱粒后的稻米呈胭脂红色。

广东湛江农业科学家陈日胜是内地最早发现“海水稻“的专家之一,经过30年的研究成功将“海水稻“亩产提升两倍,引起外界关注“海水稻“提升粮食供应的可能性。内地研究“海水稻“多年后近日终于有成果,继今年10月在山东成立培育中心后,本月又在湖北武汉成立海稻技术研究院。若是此项技术成功,估算一年稻米产量至少可增加5000万吨,足以养活两亿人。 

陈日胜的研究亦引起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关注。今年10月,山东青岛成立内地首个国家级水稻研发中心,由袁隆平主持,袁的研究团队目标在3年内把“海水稻“亩产提升至300公斤,冀可使“海水稻“量产。

来源: 安徽热线
[编辑:刘莉]
分享到:
回顶部
关于我们 合肥365热线青岛频道长沙频道常州频道苏州频道